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在2019年中国组件出口国排名前十的国家中,欧洲占有四席。
一季度因为疫情限制导致的延迟,将随着光伏政策的公布和全面复工而缓解,预计2020年中国市场的新增装机量在全球的占比将高于去年。第三、四季度是美国的旺季加上疫情可能好转,组件需求可能在这一时间段补上。
BNEF认为,中国的新政策会把2020年部分需求推至2021年,如此一来,2020年可能会是八十年代以来新增光伏装机规模首次出现下降的一年。BNEF已将2020年全球光伏需求预测从121-152GW(2020年2月19日发布的第一季度全球光伏市场展望报告中的预测)下调至108-143GW。就几个疫情较为严重的国家和地区来讲:为防控疫情,欧洲各国包括(土耳其、乌克兰)陆续开始暂时封锁部分或全部边境;美国共有八个州宣布进入紧急状态;澳大利亚也封闭了国门;其他地区为防止疫情加剧恶化,防疫措施仍然没有放松。荷兰光伏协会强调,尽管光伏供应链中断,但是一些大型光伏电站的建设并没有因疫情爆发而完全中断。某一线组件厂的欧洲区销售在3月初时介绍道,目前疫情主要影响欧洲居民的出行,工作和聚会活动,但是高速上的卡车货运还是照常,荷兰、西班牙等地的大型地面电站的都在按部就班的进行。
海外成为抗疫主战场,为了应对疫情,各国采取的封锁边境、交通等对光伏产业的供应链物流和新增项目安装的影响开始显现。随着全球疫情持续蔓延,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已超过30万。该款逆变器具有高容配比、电网接入友好、安全可靠、智能运维等突出的技术特点
后市来看,生意社认为,目前多晶硅供需稳定,后期需求不足可能会导致供应压力增加,一方面国内企业逐渐复工,下游开工率也稍有提升,国内保持较高开工率,但需求方面面临风险较高,主要是多晶硅下游组件出口受到一定影响,海外疫情趋势日益严峻,未来出口仍会带来不小挑战,预计近期多晶硅仍将弱势调整,反弹可能性不大。供应方面,厂家开工率偏高运行,截止3月31日,国内降负荷运行多晶硅厂家有1家,检修厂家1家,供应稳定为主。3月31日,国内多晶硅行情弱势维稳,多晶致密料价格维持前一个交易日价格水平。下游需求方面来看,采购需求进一步萎缩,组件出口订单明显缩水,所以月底市场价格依旧低迷,市场多执行前期订单价格。
据生意社监测,型号为一级太阳能料的多晶硅国内目前主流成交价在53000-55000元/吨据生意社监测,型号为一级太阳能料的多晶硅国内目前主流成交价在53000-55000元/吨。
供应方面,厂家开工率偏高运行,截止3月31日,国内降负荷运行多晶硅厂家有1家,检修厂家1家,供应稳定为主。3月31日,国内多晶硅行情弱势维稳,多晶致密料价格维持前一个交易日价格水平。后市来看,生意社认为,目前多晶硅供需稳定,后期需求不足可能会导致供应压力增加,一方面国内企业逐渐复工,下游开工率也稍有提升,国内保持较高开工率,但需求方面面临风险较高,主要是多晶硅下游组件出口受到一定影响,海外疫情趋势日益严峻,未来出口仍会带来不小挑战,预计近期多晶硅仍将弱势调整,反弹可能性不大。下游需求方面来看,采购需求进一步萎缩,组件出口订单明显缩水,所以月底市场价格依旧低迷,市场多执行前期订单价格
巴西巴西光伏太阳能协会表示完全支持推迟活动的决定。据悉,南美国际太阳能展会原定于8月25~27日举行,目前已确定延期至11月16日~18日在巴西圣保罗的北博览中心举行。展会承办商国际太阳能推广公司(Solar Promotion International)、国际弗莱堡管理和营销公司(Freiburg Management and Marketing International)和Aranda Eventos&Congressos表示,延迟决定遵循了巴西光伏太阳能协会和所有其他合作伙伴的建议,以应对冠状病毒可能的传播。Solar Promotion International首席执行官Florian Wessendorf说:我们必须迅速做出反应,宣布这个新的日期,让参展商和参观者做好可靠的准备。
此外,承办商表示,现有合同在新的日期仍然有效,展览场地、参展商区域及所有其他合同条款和条件也将保持不变。同样受疫情影响,2020年欧洲最大太阳能展Intersolar Europe已决定取消,再次举办将到2021年6月。
据外媒pv-magazine报道,受新冠疫情影响,汇集了太阳能展会、电池储能展会及电力交易会的2020年南美国际太阳能展会(Intersolar South America)将被推迟光伏+储能将在10年内成为全球最经济的电力能源。
该公司预计,2020年底,我国光伏累计装机量将达到240GW~250GW,而到2025年底,累计装机目标或将达500GW,意味着十四五期间,年均新增装机约50GW。光储融合将异军突起在光伏与多个领域融合发展模式中,光伏+储能目前已成为全球发展趋势,是未来行业最炙手可热的发展路径之一。2019年,我国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首次双双突破2亿千瓦。十四五装机量有望翻一番对于十四五期间光伏行业的发展趋势,瑞银证券观点明晰,未来五年,中国光伏行业累计装机量有望翻一番。与此同时,光伏与诸多领域的融合,正在使光伏应用模式日趋多元化。随着组件、逆变器等关键设备的效率提升,双面组件、跟踪支架等的使用,运维能力提高,2021年后在大部分地区可实现与煤电基准价同价。
对于正处补贴退坡关键节点的光伏行业,十四五的临近意味着更多新业态新机遇即将涌现,以创新驱动行业多元发展将成为重要的打开方式。十四五期间,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应考虑各种各样的储能技术,包括在发电侧如何储能、在电网侧如何储能、需求侧如何储能。
很早就开始涉足离网储能系统,2014年又成立储能合资公司、正式布局储能业务的逆变器龙头企业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已经在全球各主流储能市场实现批量发货,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他预计,未来光伏应用将进一步多样化,光伏在制氢、5G通信、新能源汽车、建筑等领域的应用都将逐步深入。
2018年10月,单晶巨头隆基股份总裁李振国就如此断言。新的技术、应用模式将继续呈现,而新商业模式的应用、分布式市场化交易也要在十四五期间取得突破。
在他看来,2018年531新政让光伏业界将目光投向光储联合应用这一方向,同时,地方政府通过出台光储配比政策、光储补贴,更深入地从不同维度促进了光伏与储能的联合应用。十四五时期,光伏行业将面临更多发展机遇,其中,光伏+储能技术的成熟和系统成本的降低,将加速光伏市场发展;与此同时,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也将有望推动光储充一体化的市场。近日,德国举行了2020年最新一轮的光伏项目招标,最低中标价仅为0.0355欧元/千瓦时,平均中标价格为0.0501欧元/千瓦时,大大低于上期均价0.0568欧元。虽然光伏的度电成本还有比较大的下降空间,但度电1美分时代不会太远。
曾鸣认为,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与传统能源在综合能源系统中进行互补,将推动可再生能源比例逐步提高,减少弃风、弃光,从而更安全、高效、经济地发展新能源。时璟丽认为,光伏+储能应用将在十四五起步,随之进入快速增长阶段,逐步成为重要的光伏应用新业态。
光伏或成最便宜能源光伏与储能技术的结合代表了可再生能源未来实现跨界创新和大规模应用的方向。事实上,一线光伏企业早已开始了对光伏+储能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时璟丽日前透露,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研究已于2019年四季度启动,包括可再生能源的定位、发展条件、目标和发展模式、政策机制等方面。日前,国家能源局正式发布《关于2020年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了十三五收官之年光伏发展的主基调。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本月发布的《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2019年版)》显示,2019年,全投资模型下地面光伏电站在1800小时、1500小时、1200小时、1000小时等效利用小时数的平准发电成本(LCOE)分别为0.28、0.34、0.42、0.51元/kWh。光伏成本竞争力不断提升,将为十四五光伏应用全面开花奠定基础。俞振华表示,到2030年,全球固定式储能电站容量将达到100GWh~167GWh,理想场景下可能达到181GWh~421GWh,而应用于光伏电量时移的储能容量将占最大比重。隆基对十四五规划充满期待,王英歌告诉记者,光伏的技术和成本竞争力已经到了平价关口,制约光伏发展的首要问题不再是成本问题,而在于补贴拖欠、电网消纳,以及土地、税费、贷款利率等非技术成本问题。
新能源企业对储能的理解和认识正在逐步加深,同时对储能为光伏电站带来的价值进一步认同。记者了解到,十四五能源规划编制在即,国家能源局正围绕十四五能源规划重点问题组织对能源领域权威专家进行书面调研。
其中,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达到了2.04亿千瓦、同比增长17.3%,这无疑是光伏行业发展的又一里程碑。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曾鸣分析,通过加装各类储能技术,使之能够按照风光等可再生能源的负荷曲线来用电,将促进能源转型落到实处。
在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新能源部太阳能处处长秦潇看来,为实现这些目标,光伏需要探索与多种能源及非能源领域的高效结合利用,使应用形式进一步多元化。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俞振华更是认为,光伏+储能正在呈现商业化发展的趋势。